点击:1353时间:2015-05-19 00:00:00 来源: 常州市新浩印染有限公司
棉/锦类织物,系以棉纱作经,锦纶丝+氨纶丝作纬织造而成,在外销面料色单中占有较大比重,对质量的要求也较高,其中对浅色的要求通常有三高:
1 对色泽的日晒牢度要求高
外销浅色色单对日晒牢度的要求,通常是AATCC美国标准3级以上(相当IS0 105-B02国际标准5级),这样高的要求在常规生产中往往难以达到。原因有二:
(1) 染浅色时,染料在纤维上是呈高度分散状态存在,接触空气、水分、日光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大,染料容易遭受日光的破坏,故色泽越浅,日晒牢度越差。(注:染深色时,染料在纤维上主要是以聚集体的形式存在,接触空气、水分、日光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小,日光对染料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弱,故色泽越深,日晒牢度表现越好。)
(2) 在常用中温型活性染料中:黄色系活性染料,大多是以吡唑啉酮、吡啶酮或2-氨基萘-3.6.8三萘磺酸为偶合组分合成的单偶氨染料,这些染料在偶氨基的邻位、对位都含有吸电子基(如磺酸基、卤素及含电子基的杂环)。由于这些吸电子基的诱导效应,使偶氨基上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转低。因而偶氮基的耐光稳定性较高,不容易被光氧化分解,其耐光牢度一般都较好。如活性黄3RS、活性黄M-3RE、活性黄A-4RFN、活性黄FN-2R等,当染色深度0.3%(owf)时,日晒牢度均可达到IS0 105-B02兰标5级左右。红色系活性染料,大多以H酸为偶合组分,染料结构中的偶氮基由于受相邻的羟基(-OH)和氨基(-NH。)等供电子基的影响,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相对较高,使偶氮基的耐光稳定性大大降低,比较容易发生光氧化反应。因此红色系活性染料的耐光牢度一般都比较差,染浅色时,日晒牢度通常只有IS0 105-B02兰标2-3级左右。
深兰系活性染料,大多是以H酸作偶合组分合成的双偶氨染料,在偶氮基的邻位,虽存在吸电子基一磺酸基(-S03 Na),但由于受H酸带入的供电子基羟基(-OH)和氨基(-NH2)的影响,偶氮基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不但未降低反而较高。所以这类染料的耐光稳定性较差,日晒牢度较低。染浅色时,日晒牢度只有ISO 105-B02兰标2-3级。
酞菁类兰色活性染料,主要是活性翠兰。由于它具有铜络合结构,所以它的耐晒牢度尚可。染浅色时,日晒牢度为IS0 105-B02兰标4级左右。
蒽醌类兰色活性染料,其母体大多为酸性染料结构,其耐光稳定性主要取决于α-氨基碱性的强弱。碱性越强,越容易被氧化成羟胺(-NHOH),耐日晒牢度越差。这类染料通常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:在α-氨基的邻位,引入强吸电子基(-S03 Na),由于它的吸电子效应,α-氨基的电子云密度较低,碱性较弱,不容易被氧化成羟胺,因此这类染料的耐光稳定性良好。染浅色日晒牢度一般可达IS0 105-B02兰标4级左右。
甲脂类兰色活性染料,虽说具有偶氮基(-N=N-),但由于它是铜络合结构,受金属铜的影响,偶氨基的耐光稳定性良好。因此这类兰色活性染料的日晒牢度比较优良,染0.5%(owf)深度,日晒牢度可达到IS0 105-B02兰标5级。然而这类兰色品种并不多。
可见,常用中温型活性染料的耐光牢度普遍较差,无法达到外销浅色的要求。因此染外销浅色色单,必须选用高耐光牢度的活性染料,如亨斯迈公司的浸染型三元色(黄FN-2R、红FN-2BL、兰FN-R);台湾虹光公司的浸染型三元色(黄3RS、红LF-2B、兰BRF)等。这些活性染料染棉的日晒牢度十分优秀,染浅色(0.3%owf)也可以达到lS0 105-B02兰标5级(相当于AATCC标准3+级)。因此很适合染耐日晒牢度要求高的浅淡色泽。
2 对色光的艳亮度要求高
染鲜艳度要求高的浅色色单,只靠选择染料往往不一定能达到要求,还必须最大限度地提升底布(炼漂半制品)的白度。生产实践证明,底布白度的好坏,是染色色光鲜艳度好坏的主要决定因素。
然而棉/锦类织物,当今大多采用酶-氯一浴冷轧堆短流程炼漂处理,其白度往往达不到最高。所以染色前必须再做一次复氧漂,进一步提高半制品的白度,以有效提升色光的亮度。
3 对布面光洁度的要求高
客商对染品的外观质量要求高,布面必须洁净、爽滑。然而由于锦纶耐热性能差,软化点低(锦纶6为160
因而棉/锦类织物不能预先烧毛,通常是在染色前,通过生物酶“抛光”,将棉纤的毛羽去除干净,以提高布面的光洁度与色光的鲜艳度。
从传统工艺曲线图可看出:传统分步处理工艺,具有能耗大、排污多、产量低、成本高的缺陷,不符合当今“节能、减排、增效”的染整理念。因此有必要进行工艺改革,以氧漂+除氧、抛光、染色一浴法新工艺进行取代。
从新工艺曲线可看出:采用诺维信的除氧、抛光复合酶(Cellusoft Oombi),可以将除氧、抛光、染色在一浴中完成,“节能减排增效”优势明显。
棉/锦类织物染浅色,该工艺适合单活性染料染色。这是因为:锦纶和涤纶不同,锦纶的结构比涤纶疏松得多,吸湿能力相当涤纶的10倍。故锦纶的玻璃化温度很低(锦纶6为35
表1 活性染料在染棉条件下对锦纶的沾色性
产地
| 活性染料
| 对锦纶的
沾色性
| 产地
| 活性染料
| 对锦纶的
沾色性
| |
江
苏
泰
兴
| 黄M-3RE
| 重沾色
|
上
海
万
得
| 嫩黄B-6GLN
| 重沾色
| |
红M-3BE
| 轻沾色
| 橙B-2RLN
| 重沾色
| |||
兰M-2GE
| 轻沾色
| |||||
艳蓝KN-R
| 轻沾
| 大红B
| 重沾色
| |||
红B-4BD
| 重沾色
| |||||
艳兰KN-R
| 严重沾色
| |||||
黑KN-B
| 轻沾色
| 翠蓝B-BGFN
| 轻沾色
| |||
黑B-3BL
| 严重沾色,
变棕红色
| |||||
台
湾
永
光
| 黄3RS
| 轻沾色
|
浙
江
舜
龙
| 紫A-R
| 重沾色
| |
红3BS
| 轻沾色
| 黑A-150
| 轻沾色
| |||
红LF-2B
| 重沾色
| 黑A-RC
| 严重沾色,
呈棕红色
| |||
篮BRF
| 重沾色
| 黑A-GSP
| 严重沾色,
呈棕红色
|
注: ① 实验用布:77dte×/27.8tex(70旦×21英支)、433根
② 染色处方:染料l%(owf),六偏磷酸钠l
③ 染色操作:浴比l:30,在圆周平动染样机上进行。中温型染料:以
④ 沾色程度:分不沾色、微沾色、轻沾色、重沾色,严重沾色五档。
值得注意的是:影响中温型活性染料沾锦程度的因素除了染料结构以外,还有吸色温度的高低以及吸色浴pH值的高低。它们对中温型活性染料沾锦程度影响存在如下规律:吸色温度越高,沾锦程度相对越重;吸色浴pH值越高,沾锦程度相对越轻 (参见表2) 。
表2 吸色温度与吸色pH值对中温型活性染料沾锦程度的影响
染料
| 染色温度
| 相对沾锦深度(%)
| ||
pH=7.1
| pH=6.2
| pH=9.5
| ||
活性红M-38E
| 60
| 100(标准)
| 101.74
| 86.40
|
70
| 130.82
| 138.68
| 9117
| |
活性蓝M-2GE
| 60
| 100(标准)
| 102.77
| 86.91
|
70
| 139.95
| 150.69
| 93.04
|
注:① 染料1.25%(owf),六偏磷酸钠l.
② 模拟活性染料染棉工艺染纯锦纶尼丝纺,以
在一浴法新工艺中,活性染料是在弱酸性浴(pH=6-6.5)中吸色,虽说吸色温度偏低(
注:中温型活性染料在弱酸性浴中吸色,棉的一次吸色率会明显下降,但对最终的得色深度影响不大(很显然,这是因为加碱后的二次吸色率会有所提高的缘故) (参见表3)。
表3 吸色染液的pH值对染色结果的影响
染色浴pH值
染料
| 不同pH值吸色30min的
相对吸色深度比较(%)
| 不同pH值吸色30min,固色40min的
相对固色深度比较(%)
| ||||||
酸性浴
pH=5.15
| 中性浴
pH=7.67
| 碱性浴
| 酸性浴
pH==5.15
| 中性浴
pH=1=7.67
| 碱性浴
| |||
pH=8.54
| pH=9.92
| pH=8.54
| pH=9.92
| |||||
活性黄
M-3RE
| 88.37
| 100
| 99.12
| 201.57
| 97 58
| 100
| 99.76
| 102.50
|
活性红
M-3BE
| 90.19
| 100
| 99.30
| 157.98
| 100.45
| 100
| 103.03
| 104.24
|
活性蓝
M-2GE
| 101.14
| 1OO
| 100.95
| 139.12
| 100.36
| 100
| 101.83
| 112.13
|
活性翠兰
B-BGFN
| 85.48
| 1OO
| 101.O7
| 186.83
| 98.23
| 100
| 102.59
| 104.78
|
活性艳蓝
KN-R
| 81.12
| 100
| 98.47
| 471.96
| 100.34
| 100
| 101.92
| 101 29
|
活性嫩黄
-6GLN
| 84.30
| 100
| 98.32
| 376.20
| 97.42
| 100
| 101.21
| 103.43
|
注:实验用布:19.4tex×l9.4tex(30s×30s),268 根/l
染色处方:染料1.5%(owf),六偏磷酸钠l.
染色操作:
结果测试:以中性浴吸色的固色深度作100%相对比较。
这里要指出:活性染料与锦纶之间,能产生较多较强的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力,在酸性条件下,还能与锦纶分子末端-NH3+生成离子键结合,所以活性染料对锦纶具有实质性的上染能力,并非简单的沾色(上染能力的强弱受PH值的制御)。而且由于锦纶分子末端氨基具有较强的亲核性,在碱性固色阶段,还能与活性染料的活性基团形成共价键结合。所以活性染料在染棉过程中,对锦纶产生的沾色(实为上色),具有较好的染色牢度,不存在湿牢度差的问题。
绍兴市机器换人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| 技术支持:微德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电话:0575-88054092  传真:0575-88054092
ICP备案序号:浙ICP备12036542号 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