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
新昌县:从“数控”到“智造” ——新昌制造“互联网+”进行时

点击:1052时间:2015-05-18 00:00:00 来源: 市经信委

    3米多长的“飞鲨”,安静地卧在装配车间里,接受最后一轮性能测试——各种导线连着3台笔记本电脑,屏幕上数据迭代。“这是乌兹别克斯坦客户定制的一款新型喷气织机。”昨日,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魏顺勇介绍,“飞鲨”的智能水平相当于喷气织机中的“战斗机”,可以像手机一样,实现系统远程升级。

  一台喷气织机转变成智能机械,不但实现更高效的运行,而且直接参与技术变革——轻松储存、转移或复制所有工艺参数,挖掘数据中的秘密,协助工程师设计出更先进的织机。近年来,“泰坦”逆势发力,多个系列产品打破国际垄断。

  在新昌,“泰坦”并非个案。全球制造业持续低迷,“新昌制造”加速向“智造”爬坡,挖掘和拓宽经济增长点。新昌经信部门调查显示,智能制造使目前不少企业减少研发周期,提高新产品设计效率。今年第一季度,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63.98亿元,新产品产值率48.1%。

  节省1秒钟

  握着秒表当裁判,运动员是机器。一年前,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的技术主管唐朝锋反复做这件事时,同事们觉得不可思议。一年后,公司端出谜底:一线操作工减少10%,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提高15%。

  63条生产线,3000多个型号,年产几千万套轴承,这是“皮尔”20年的积累。然而,在2014年,这些架构被重新解构。“很简单,优化流程必须掌握每个加工节点最精确的数据。”5月12日,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瑛对记者说,选择、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来达成最佳优势,即使是1秒钟,都会产生巨大威力。以磨工车间为例,6道工序,每道工序节省一秒钟,以加工5000个轴承计,相当于节省一人一天的工作量。“物联网”的意义就在于提取无数个“一秒钟”。

  物联网,即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,进行信息交换,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。2011年,“皮尔”启动数字化工厂建设,唐朝锋带领技术团队,昼夜围着机器掐秒表。数以千计的数据最终成为流动的信息资产。今年初,公司再次投入资金,在磨工二车间引入物联网系统,率先试点6条生产线,5月正式上线运行。

  在试点车间,每一台设备安装了终端“小匣子”,像大脑一样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况。而且,通过局域网,远程接收生产所需的工艺要求及相关图纸,并将生产计划直接发至相关联的设备,实现“人机互动”。

  以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发展为切入点,推动传统制造业由粗放型、以规模取胜向精细化转型,新昌工业企业争相博弈大数据浪潮。

 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汽轮三工厂,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有序忙碌着。“‘数字工厂’直接降低人工成本。”公司技术员刘向军介绍,以机床为例,原先各自独立,加工10多公斤重的制品不得不依靠搬运转移各道工序。去年,“万丰”投入自动化物流线,推进“机器换人”,实现硬件智慧化。

  万丰摩轮产品的制成率从原先的95%提升到了98%;汽轮产品制成率从90%提升到了95%。今年一季度,以万丰为首的新昌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30.76亿元,同比增长20.2%。

  不但如此,按照德国工业4.0的标准,由万丰奥特控股集团研究院主导实施的“智慧工厂”项目设计和评审工作,预计明年底建成。据介绍,届时万丰整个制造层次将再提升,人均销售额可从目前的100万元增加至300万元左右。

  一季度,新昌县完成工业投资9.3亿元,增长5.1%。其中,以工业化、信息化融合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投资8.2亿元,占比88.2%。

  攻克“大脑”

  2011年产值8000万元,2014年下降至4000万元。受全球制造业持续低迷和宏观政策影响,“康立科技”销售遭遇“拦腰斩”。“重挫”下的浙江康立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行进至2015年,迎来浴火炼金般的“喜悦”。年初,国内一家大型纺织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工程,“康立”解决方案击败全球竞争对手获得大单。

  互联网挟裹下的制造业洗牌,专家的表述是,由机械运动的自动化向信息控制的智能化方向发展,其核心命题是人和机器连接起来,为制造商和客户带来前所有未有的数据、信息和解决方案。“康立科技”恰逢其时。

  事实上,“康立”的成长离不开“新昌制造”土壤。早在十多年前,“泰坦股份”主动牵手小字辈“康立”,合作探索纺机“智控”。两家企业相距不到两分钟车程。谈及这份“主动”,“泰坦”总工魏顺勇透露了一段铭心往事。那年,泰坦因车间改造将一台进口设备移位,谁料,几秒钟后,大洋彼岸打来电话质问移位事件。“就像心被剜了一刀。”魏顺勇说,就在那一刻,“泰坦”清晰地看到了差距和追拼的目标。

  “差距就是少了‘大脑’。打个比方吧,拖拉机是把农耕时代的牛换成了柴油机,还是一个没有‘大脑’的工具。” “康立科技”总经理徐康平说,从成立到现在,17年来,“康立”专为纺机研制“大脑”。

  2012年,康立纺机自动化控制研究院成立。作为新昌纺织印染装备产业链中唯一主攻纺织自动化控制的研究院,“康立”将部分实验工作搬入“泰坦”纺机制造车间,攻克纺机自动化和信息化前沿技术。“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并纱设备控制系统”、“纺机成型控制系统”等一批开发成果,补强了纺织机械装备和印染技术的短板,带动“新昌制造”整体升级。

  “‘新昌制造’发展到今天,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的挑战,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突破工业化、信息化融合关口,实现传统产业升级,是新昌制造提升内在素质的根本路径。”新昌县经信局局长俞华锋说。

  年初,新昌启动与“阿里云”的战略合作,通过政府购买云服务、送云服务券进企业等方式,推动中小企业建立云计算平台,推进信息化建设。新昌县政府产业扶持政策明确,未来三至五年,力争开发一批智能装备和产品,建设一批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,形成一批个性化定制、互联网+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、新模式,推动新昌制造从“数控一代”向“智能一代”迈进。


绍兴市机器换人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| 技术支持:微德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电话:0575-88054092  传真:0575-88054092

ICP备案序号:浙ICP备12036542号 -1